2024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统筹推进数字法治政府全面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助力“百千万工程”等重点任务,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法治学习深度融入日常学习体系中。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第一议题”等全面开展法治学习活动。本年度累计组织法治思想理论学习组学习2场次、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学习会7场次,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新出台新修订的法律法规等,确保全局领导干部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二、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我局的主要领导切实担负起作为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的首要责任。一是对于法治建设的各项关键任务,亲自进行规划、协调及督导,借助党组会、全体成员会议、专项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积极促进并跟踪工作部署的落实,以保证法治建设工作的实际成效。二是督促局领导班子和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强化制度建设,明确经办人员及分管领导的签批责任,确保我局工作程序规范合法。三是带头学法用法,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审议《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将《汕头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与局工作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纳入其中。
三、围绕工作部署推动法治建设
我局紧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工作部署推动我局法治建设。一是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组织领导,向局党组主动报告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健全法治政府建设统筹协调机制。严格执行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并在澄海区门户网站上进行公示。二是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将《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规列为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学习内容,本年度共组织法律法规应知应会学习会7场次,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三是推动领导干部学规学法、用规用法常态化,做好本单位考学组织工作,2024年全局干职工学法考试参考率、优秀率均达100%。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参加“广东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网络安全教育培训平台”的培训课程,并获得相应证书。同时鼓励干部职工积极利用“广东普法”“学习强国”APP、广东省干部培训网络学院等学习平台资源,自发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四是开展多形式宣传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结合国家宪法日、民法典宣传周等重要节点,通过举办主题宣传活动、在区政务服务大厅LED屏上滚动播放普法视频、宣传海报、传发宣传手册、法律法规书籍等方式,积极营造全民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的浓厚氛围,增强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权利保护意识。借助到区相关单位检查网络安全的机会,宣传普及数据安全、网络安全领域的法律法规。五是根据全区推进公职律师工作安排,稳步推动公职律师工作,局内有1名同志担任公职律师,不断建立健全完善法律顾问和咨询制度。
四、坚持依法行政,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我局按照《汕头市澄海区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和各级相关配套文件要求,推动政务服务工作在法治轨道有序运行。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务服务
1.新中心新起点,谱写政务服务新篇章。澄海区政务服务中心新址于7月1日正式启用对外开放,中心围绕群众办事便利化程度,分类设置48个服务窗口,进驻单位44家,集合“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不动产登记中心”“社保大厅”“医保大厅”等原办事大厅的业务,目前全区1590项政务服务事项和便面服务事项已实现全面进驻,推动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设置咨询导办区、申报辅导区、自助办理区、休息等候区、24小时自助服务区、投诉调解区和无障碍设施等,积极营造规范、舒适的办事环境。本年度办理业务12.4万笔,较上年有显著增长。
2.持续提升营商环境,着力提升行政效能。一是推行开办企业和工程建设项目“一窗通办”“一网通办”,整合服务资源,优化跨部门业务流程。今年来开办企业“一网通办”办理业务办理业务2971宗,网办率98.6%;累计办理工建业务521笔。二是推行社保(医保)业务构建“一窗联办”模式,实现进一扇门、到一个窗、取一次号、一站式受理,今年来共实现27项联办事项清单“一窗联办”。三是实现不动产交易、纳税、登记、缴税、发证全流程“一窗办理”,3小时内办结,企业事项1小时办结。四是加快政务服务融合,丰富“跨域通办”事项。我区与深圳市宝安区建立“跨域通办”服务模式,今年来澄海区上线宝安区“省内通办”专区的“跨域通办”事项由原先的91条增加到如今的152条,宝安区有86项事项上线澄海区“跨域通办”专区,共同推动实现“跨域通办”事项网上办、指尖办。目前澄海区“跨域通办”专区可办理事项达千余项。
3.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全面规范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公布和实施澄海区政务服务目录清单,实行动态调整机制。今年重点针对“在线办理地址”和“窗口信息”要素,组织并指导区各有关单位、各镇(街道)进行梳理整改。目前全区36个行政单位在省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平台上依申请事项共有1723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617项,网上可办率99.7%,即办率93.8%。围绕企业群众办事便捷性,打造“最多跑一次”的服务品牌,目前全区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率100%,政务服务事项“零跑动”办理率达86.3%,其中行政许可事项“零跑动”办理率98.9%。
(二)推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
1.建立信息化建设专班高效运行机制,助力“百千万工程”。一是由我局牵头的信息化建设专班聚焦“数据赋能”,建立了高效的运行机制,构建起涵盖区、镇、村三级的数据报送体系,畅通指令上传下达渠道。二是高质量完成省“百千万工程”信息综合平台数据报送工作。我局牵头建立平台管理组织架构及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供数单位、填报单位、数据更新周期和更新日期并建立专人负责机制。三是充分调动资源,推进我区无人机机库规划与部署工作。根据全省部署规划,已完成无人机部署到镇一级工作,目前已配备东里、上华、隆都、澄华、盐鸿、凤翔等6个无人机机库。四是积极参与会议调度工作,做好视频会议联调测试,保障调度会议顺利进行。五是借助招商引资对接平台,高效配置招商要素资源。拓展省招商引资对接平台面向国外招商页面,组织翻译上线多语言版本的澄海区概况以及概览图片,面向国内外广招客商,积极探索平台功能,接入帮办代办服务,建立通联机制,主动服务好项目招商。
2.积极探索谋划,推动数字化支撑建设工作。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我区政务外网市到县(市、区)互联设备使用万兆端口升级改造工作,配合市做好提升政务外网、“粤系列”的应用与支撑能力。积极谋划数字化支撑建设工作,依托市完成数据汇聚、区招商引资对接平台上线、“粤基座”平台上线等相关工作。推动信息化项目纳入“粤治慧”专题,目前已上线项目5个。推动省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澄海分节点建设,完成澄海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前置机申请配置工作,为编目挂接用数申请提供接入环境。
3.推进关联高频事项集成化办理。按照市统一部署持续推进更多“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逐步落地实施,持续推进关联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全区累计推出50件“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事项,共涉及政务服务事项263项,事项可导办率100%。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目标,推动“残疾人服务一件事”等事项落地实施。
4.持续推进政务服务“秒批秒报”改革。结合我区实际,在各部门的配合下推动一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通过数据共享、电子证照应用等手段实现“秒报”“秒批”。上线“秒批秒报”事项452项,为企业、群众办理社保、户籍证明、开办企业等高频业务集中提供指引服务。推进“不见面审批”,梳理公布澄海区政务服务事项“不见面审批”347项,切实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和满意度。
5.创新应用“数智化”。引进智慧政务“晓屋”,是汕头市目前唯一一台通过5G、远程视频、远程协助等技术,实现15个省35个地级市5万多个事项远程办理。配套智能存取柜,提供“24小时不打烊”取件服务。
(三)推动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化,提升交易效率
积极推动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化进程,精细管理和优化服务,2024年汕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澄海分中心共完成交易项目51宗,总交易金额17.3484亿元。其中:土地与产权公开交易业务8宗,交易金额3.5182亿元(其中国有土地出让1宗,交易金额3.4187亿元;储备土地出租2宗,交易金额154.4万元);国有产权交易5宗,交易金额840.154万元。建设工程招投标业务完成交易项目38宗,交易金额人民币13.5684亿元。政府采购完成5宗公开招标采购,交易金额2618.25万元;中介超市完成2571宗项目的发布。
五、存在不足和2025年度主要安排
2024年我局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需求仍有差距:一是法治宣传方式和深度不足,法律法规的学习方式显得单一化。法律领域的专业培训有待进一步提升,缺乏由专业人士提供的法律条文解析和具体案例剖析。二是部门间的数据共享与开放程度尚有待进一步提升,各部门在审批与监管工作中的协同效率有待进一步协同。一方面,全区各部门业务信息系统建设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新增数据未能进行有效的数据归集及数据治理;另一方面,存在数字化应用平台不足、平台建设滞后、技术支撑不到位,部门协同不到位、层级未形成合力,整体平台建设投入不够、数字人才匮乏等问题,一定程度影响到审批效率,便利群众办事的能力有待提升。三是法治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政数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以及业务知识学习不够深入,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把握有待进一步提高,学习的深度不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法律专业人才短缺,法律专业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还不够完善,制约着法治建设水平的提升。四是法治政府建设与业务工作结合不紧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创新举措还不够多,在破解基层短板弱项方面成效还不够明显,审批与监管结合不够紧密有效。
接下来我局将继续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
(一)持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要求,制订我局2025年“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和《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依据2025年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等考核要求开展工作,将普法宣传工作和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工作有机结合,推动法治宣传工作深入实施并有效落地。
(二)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建设。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事项规范化、标准化,做好梳理公布《澄海区政务服务目录清单》的工作,推出更多的“秒批秒报”事项和“一件事一次办”专题清单,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集成融合和推动澄海区“无证明城市”建设。
(三)推进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一是对标先进打造标杆政务服务中心,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和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二是推动各级便民服务中心(站)规范化建设,建立标准服务体系,加强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数字化能力,加强对基层政务大厅的指导和监督,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水平。
(四)进一步夯实数字政府基础设施支撑。持续完善电子政务外网的基础支撑能力,稳步推进网络安全防护水平提升,持续做好省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澄海分节点和区级“粤治慧”基础平台运营工作,为“百千万工程”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基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