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焦点访谈》推出新闻报道《“小”商品“玩”转大市场》,对我区玩具产业的外贸出口展开分析,报道澄海玩具产业从代工到创新,从内销到出口的发展之路。
世界玩具看中国、中国玩具看广东、广东玩具看澄海。澄海被誉为中国玩具之都,产品远销海内外,出口数据持续增长,仅今年1—2月,汕头玩具出口已达2.9亿美元,同比增长31.1%。总台央视记者对我区玩具产业的外贸出口展开实地调研,并对出口连年增长的原因进行分析。报道指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澄海主要以家庭小作坊为单位进行塑料玩具生产,销往潮州、义乌等地小商品市场。改革开放后,澄海人利用港口、侨乡优势,开始给国外代加工,贴牌生产。进入九十年代后,澄海玩具业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由代工向自主品牌生产转变,玩具出口驶入快车道。
2000年开始,一批日本、欧美的动画片深受国内少年儿童喜爱,以此为内容的玩具市场需求激增。澄海的玩具制造企业嗅到商机,开始尝试企业转型升级,把动漫文化、IP文化作为玩具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之一,走“玩具+动漫”“玩具+IP”的发展模式。
玩具企业由单纯的制造业,转向包含动漫、影视创作的大型综合性企业,为企业发展赢得商机,海外订单也源源不断。如今,澄海玩具又开始跨界融合,向数据化、智能化延伸,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迎来全新的战略布局,逐渐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