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是党中央、国务院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保护耕地地力制定的一项惠农政策。随着2016年国家全面推行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改革,将以往的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
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的目的是什么?
耕地地力保护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保护耕地地力。以绿色生态为导向,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引导农民综合采用秸秆还田、深松整地、科学施肥用药、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措施,自觉保护耕地,提升地力。
三、补贴对象有哪些?
原则上为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享受补贴的农民要做到耕地不撂荒,地力不降低。
四、补贴范围
补贴面积以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登记颁证面积为基础,并据实核减不符合补贴条件的面积。
五、什么情况下不予补贴?
一是对非农征(占)用耕地、已作为畜牧养殖场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成片良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以及占补平衡中“补”的面积和质量达不到耕作条件的耕地不予补贴。
二是对抛荒一年以上的,取消次年补贴资格。结合耕地地力补贴资金发放时间和我省农作物生长周期,一般抛荒一年是指从上一年度冬种开始至当年晚稻都无耕种,在秋季统计时,即视为抛荒一年,取消次年的补贴资格。
三是根据国家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要求,在承包耕地上种植葡萄、百香果、火龙果、香蕉、柑橘类、桑树、多年生中药材、花卉等多年生农作物及木本作物的,不予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