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在入户摸查时发现,有的农户人均年收入达到甚至超过4000元,但家里有病人或者孩子上学,有的农户听说了有人均2万元安排财政扶贫资金投入,错以为扶贫就是发钱,怎么办?”随着我(广东)省吹响脱贫攻坚战号角,上万名中直驻粤、省直、市直、县级单位派出的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第一书记进驻帮扶村庄,入户摸查,精准识别,夯实精准扶贫基础。
工作中帮扶工作队遇到了不同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25日,省扶贫办举办新时期精准扶贫培训班,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对全省1.2万余名扶贫干部开展精准识别培训。
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4000元作为相对贫困人口的认定标准,以全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8000元、相对贫困人口占全村户籍人口5%作为相对贫困村的认定标准,这是我省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识别标准。
省扶贫办负责人强调,在精准识别中不能单纯以收入作为贫困户的唯一识别标准,还应考虑支出,重点考察贫困户的吃、穿、住以及子女教育、医疗保障情况。
一些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或略超过4000元,但因家中有重病或小孩读书,开支较大,可经村民代表大会评议通过等程序后,由县人民政府审定确认,纳入贫困帮扶对象。
对贫困人口的核查必须坚持“两个全覆盖”,一是对相对贫困户的摸查要做到全覆盖,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整村逐户登门核查,核清农户家庭资产、收入支出等情况,并详细记录在案,由农户、村委干部、调查人员签名确认。
二是相对贫困村、相对贫困户的基本信息收集要全覆盖。
精准识别相对贫困村、相对贫困户的纠偏纠错时间截止为6月20日,基本信息录入工作要在6月底前完成。
各级财政对扶贫开发帮扶对象按人均2万元安排财政扶贫投入。
省扶贫办负责人强调,扶贫资金的安排是由县级统筹使用,不是直接发到贫困户。
资金主要用于直接促进扶贫开发帮扶对象增收,包括扶持就业及教育、基本医疗保障等。